《看破东周六百年》
第10节

作者: 秦纵轩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知道他现在的地位是非常危急的。得不到天下诸侯的普遍认可,他这个天子等于是一个光杆司令。而且在宗法制的伦理纲常中,像他这样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继承人是可以被贵族废黜而改立其他王子的。

  所以在这样的局势下周平王选择迁都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知道迁都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放弃盘踞了近三百年的周室龙兴之地丰镐,东出崤函天险来到前途未卜的洛邑。这在当时看来是自断龙脉的举动。
  与这一决定的重大相对照的是它的理由的轻率:犬戎不断在岐丰挑起争端,并不时威胁镐京;还有就是宫室被犬戎烧毁,有损天子仪容。
  这两个理由是很有问题的。犬戎是周平王杀父夺位的盟友,登基的首要功臣,怎么又会来侵扰周平王呢?或许因为犬戎向周平王索取的要价没有得到满足,或是上次遭到了四路诸侯的驱逐,因此而反目成仇。
  不过凭借着申侯和犬戎的世代关系,这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周平王可以和犬戎讨价还价达成和解,没有必要放弃宗周之地;再者,即便真的和犬戎的矛盾难以调和,周平王还能够依靠那四路诸侯来驱逐犬戎,护卫镐京。
  至于宫室破败,这就更加荒唐了。眼下周平王连座位都不稳,他还有心惦记宫室?

  而且除了周平王自身的原因外,好不容易帮助外孙夺取天子之位的申侯刚刚能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王畿之地,怎么会愿意周平王东迁而带走自己煮熟的鸭子呢?
  我们且在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中搜寻线索。
  公元前770年,经过告祭宗庙等一番仪式后,由秦襄公赵开开道,周朝官民一起踏上了东迁洛邑之路。这是秦国第一次踏足中原,也算是一次正式的学习和踩点。
  日期:2011-11-23 21:41:48
  借刀杀人

  周平王迁都到洛邑之后,便向秦国开出了一笔大单:要求秦国将犬戎驱逐出丰镐之地。作为回报,秦国在完成任务后可以拥有该地。
  地处渭河平原的宗周地区背山面水,北临渭水,南靠秦岭,西面陇山,东接崤函,易守难攻,地形十分险要。而且宗周之地水系发达,沃野千里,适合发展农业,乃是王业龙兴之地,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直作为中国的主要定都之选。
  秦襄公知道这是一张口头支票,但仍是满心欢喜。秦地靠近犬戎,丰镐之地能尽皆收入囊中。同时也由于他们熟悉犬戎的作战风格和战斗水平,因此就果断接下这笔大单。
  于是从秦襄公开始,秦国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到他的儿子秦文公时代才终于将犬戎的实力基本赶出了宗周地区。秦国向东越过陇山,从陇西东迁至渭河平原,摆脱了附庸的地位,辟地千里,挤入大国行列。
  这可以看作是秦国的发迹史。而且秦正是凭借此天险之地,在战国征伐兼并中占尽地利,为最终统一天下起到了最关重要的作用,真可谓是王业龙兴之基始。
  由此可见,仅凭当时的秦国一国之力,就能够击败并驱逐犬戎,护卫镐京的安全。周平王东迁的所谓犬戎威胁更多的是一种夸张。

  将自己的祖业宝地这么轻易的送人,真不知道周平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如果说这还是对上次秦国勤王的犒赏,那这分量也实在太重了。要知道秦国始祖本是与商王室同出一系的东夷部族,且在前朝立有功勋,因此并不受周人的待见,被分封在了远离祖地的陇西。秦国之前为周室守卫西部边疆,饲养战马二百余年,始终也只是一个附庸的身份,这次因勤王拥立之功一跃而晋升为诸侯,已经是莫大的赏赐了,为何周平王还要把祖先发迹的土地送给秦国呢?

  一种解释是犬戎已经实际控制了丰镐地区,周平王这么做不过是给秦国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不过这种说法也是非常勉强的。就算丰镐地区被犬戎控制占有了,法律上还是属于周室的。哪怕一时没有这个力量,周平王完全可以在今后组织军队夺回此地。但是一旦给秦国开出了这张所谓的空头支票,等于是宣布正式放弃对这一地区的所有权。
  所以周平王和秦国在背后一定还有别的交易。
  秦国得到了土地,我们再看看晋国。晋国获得了周平王所赐的河西之地,此地位于黄河以西,泾河以东,渭河以北,渭河平原的东北角。基本上是和秦国瓜分了丰镐地区。
  将关中形胜之地全部给予异姓的秦人是周平王所不放心,周平王这样的安排就是让姬姓的晋国以此挟制秦国。

  但是制衡秦晋两国并不是周平王对宗周地区处理的主要焦点,周平王显然是以土地换取秦国和晋国的支持,不仅是政治上的,还有军事上的。因为秦晋两国紧邻当时的宗周地区,他们的支持是最有效的,利益也是最直接的。
  所以秦晋两国国君都没有谴责申侯,因为他们背后的交易不比申侯更干净些。他们甚至在暗地里还会感谢申侯呢。
  两国和周平王达成的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政治交易,为此,周平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周平王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也是有自己额外的盘算的。
  周平王之所以高调地宣布让秦国去攻打犬戎并获得宗周地区,其实就是在向天下表明犬戎是杀父夺地的入侵者,自己和犬戎是有着杀父的血海深仇的。这完全是周平王为自己洗脱罪名的一记狠招。
  周平王依靠犬戎杀死父亲和伯服,登上了王位;接着又依靠秦国去攻打犬戎,来为自己正位。周平王利用了申侯和犬戎,然后又和他们进行了决裂。他们之前帮周平王成就了大事,现在又不得不帮他背黑锅。两次的借刀杀人,其手法何等娴熟,手段何等高明。

  从周平王迅速的迁都和申侯的辞官这两点看来,周平王很可能在继位之初就计划好了这一切。看来周平王和犬戎确实是反目成仇了,但却是周平王主动挑起的。
  看似周平王放着争取诸侯支持和为自己正名的要事不做,忙着荒唐的迁都。其实这一切都是一体的,迁都恰恰是完成这两个目的的最佳手段!
  从这些操作来看,历史上形象并不突出的周平王实是一代奸雄!如果说周平王在东迁的时候尚且年幼的话,那么他周围的核心团队确实是不乏狠人。
  但是秦国和晋国都是地处戎狄出没之地,华夷参半的非主流国家,在中原诸侯中影响有限。仅仅拉拢秦晋两国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周平王所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些。为了两个支持者却把祖宗的根基都给卖了,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究竟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日期:2011-11-23 23:55:30
  七.周平王东迁疑云(下)

  历史的结局是博弈各方参与力量相互争斗后所造成的,要理解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件,根据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格局进行顺藤摸瓜地推导,很多疑问将迎刃而解。
  二王并立
  周平王为了获得秦晋两国的支持不惜把祖宗基业都卖了大半,实在是叫人唏嘘不已。
  政治和经济很多方面就是一样的,参与博弈的各方通过手中资源的交易来达到彼此的目的,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是和经济一样,政治博弈不仅有交易,而且还有竞争,除了合作伙伴,还少不了竞争对手,帕累托最优是一方面,优胜劣汰又是另一个常态。而这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通常是皆大欢喜,后者则只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济上的竞争最多叫人血本无归,而政治上的竞争却通常会引来腥风血雨。
  我们不妨从交易的本质来探寻周平开出如此惊人高价的原因。当交易中存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就会形成所谓的买方或卖方市场,竞争程度更激烈的一方将不得不竞价以争取对方的交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